繼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修改預算法的決定之後,昨天國務院又發佈了《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意味著我國現代財政制度的建立繼立法層面邁出實質性步伐之後,從實際操作層面做進一步完善的制度設計也告完成。
  暫且撇開預算制度改革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深遠意義不談,僅著眼於地方政府施政而言,可以說,預算管理新政勢必將倒逼地方政府和官員改變角色,轉換思維,加快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提供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這是因為,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後時代,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鑽以前預算管理透明度不夠、規範性差的空子而習慣採用的舊路數再難行得通。大致說來,未來將有三條以前地方政府樹政績、求速成所常用的“發展路徑”將被封堵。
  一是混水摸魚之路。以往,因預算內容口徑較窄,公開範圍不廣、公開項目不細,造成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收支及使用有失規範,各種形式的監督成本高、效率低,預算管理的約束性差,預算項目朝令夕改、隨意增刪的現象並不鮮見。一些官員藉機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所謂預算形同虛設。更有一些地方大搞“跑部錢進”,以爭取上級政策資金的優先配置權。而現在,公開成為新頒《決定》中的一大關鍵詞。《決定》要求,積極推進預決算公開。細化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擴大部門預決算公開範圍,專項轉移支付預決算也將按項目按地區公開。如此一來,錢是怎麼花的,花到了哪個項目上,是否在預算範圍之內,負責監督的部門和群眾心裡都揣著一本明白賬,發現哪裡不對勁兒,盡可以一項一項對照著仔細掰扯。這樣,政府再花錢只能照著預算明明白白、規規矩矩地來,再不能視預算為無物和擺設,不似以前一筆糊塗賬,外人無從對照,無據可查,有效監督自然也無從談起。
  二是惡性競爭之路。《決定》提出,全面規範稅收優惠政策。一方面,未經國務院批准,各地區、各部門不能對企業再隨意派送“財政優惠”的政策“紅包”,已經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要進行規範,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一律停止執行,有明確時限的到期停止執行,未明確時限的須設定時限。另一方面,建立稅收優惠政策備案審查、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加強考核問責。可以說,這些規定一方面明晰了地方政府的權力邊界,有利於統一有序、開放競爭的市場體系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它也有利於地區間在追求經濟發展上回歸良性競爭之路。要知道,長期以來,在畸形政績觀主導下,尤其是在GDP考核指揮棒下,許多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或出於地方保護,針對企業隨意出台招商優惠政策、財政補貼政策,甚至到了涸澤而漁、不計成本的地步,地區間的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如此既不利於地方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也不利於市場公平的實現。現在新政等於拿掉了地區間濫用權力PK的資本,各地政府既是受制者,也是受益者,畢竟惡性競爭既非其本意,亦非其所願。現在可謂是跳脫苦海,終得解脫。
  三是寅吃卯糧之路。所謂“寅吃卯糧”,即透支消費,只顧眼前,不計長遠。一些地方政府為求快速發展,快出政績,不顧地方財力,不惜突破預算,大肆舉債,大上項目,錶面風光,暗藏風險,此種現象正是“寅吃卯糧”的生動寫照。新《決定》要求,要硬化預算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同時提出,建立考核問責機制。把政府性債務作為一個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明確責任落實。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性債務誰借誰還,既不能耍賴,也不能轉嫁風險給中央政府,必須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同時靠債臺高築來打造“政績”也“此路不通”了,過去那種“拍腦袋決策,拍屁股走人”、留一屁股債務給繼任的地方官員今後恐怕不但走不了人,還可能會被追責“打屁股”。硬化預算約束之後,一些吃順嘴了的地方政府若還想繼續卯糧寅吃,只怕吃得進,咽不下嘍。
  因循舊路意味著沒有出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開啟的是現代財政制度的新篇,也是各級政府依法行政、地方發展規範有序、千帆競發的新局。堵舊路,闢新途,興利除弊,革故鼎新,由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後時代的到來,也讓我們對未來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發展蹄疾步穩的前景更增勇氣和信心。(毛同輝)  (原標題:新華網評:預算改革後時代 倒逼地方政府闢新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w98ywb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